大连可为公益活动架起关爱桥梁,爱与梦想在绿茵场自由生长
在渤海湾畔的暖风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赛正在大连体育中心西侧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穿着橙色队服的小球员李浩然带着球灵活地绕过防守队员,他的右腿义肢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观众席上爆发出的欢呼声,似乎让整片绿茵场都为之震动。
这是大连可为公益基金会组织的第七届“特殊儿童足球友谊赛”现场,来自东北地区的六支特殊儿童足球队,共计百余名孩子,在这里共同追逐着他们的足球梦想。
一场跨越障碍的足球盛宴
2025年5月17日清晨,大连体育中心西侧训练基地早已人头攒动,志愿者们身着统一蓝色服装,忙碌地布置场地、检查设施,场地边缘,一排排无障碍设施格外醒目——轮椅通道、特制休息区、无障碍卫生间,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主办方的用心。
“这是我们第七年举办这项赛事,”大连可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赵岚向记者介绍,“从最初只有大连本地的两支队伍,到现在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六支专业特殊儿童足球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足球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比赛开始前,一场简短而温馨的开幕式令人动容,视障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了基金会会歌,听障儿童艺术团表演了手语舞蹈《梦想的翅膀》,当所有小球员手拉手走进球场时,观众席上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
为特殊儿童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比赛采用适应性的规则和赛制,视障组比赛使用发声足球,场上引导员通过声音指挥球员;肢体残疾组则根据残疾程度分组,使用特制辅助设备;智力障碍组比赛时间适当缩短,并有志愿者在场边提供协助。
“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热爱运动,只是需要一些额外的支持。”基金会运动项目部主任张伟表示,“我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和比赛方案。”
14岁的王明辉是长春特殊教育学校足球队的前锋,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通过手语翻译,他告诉记者:“足球让我不再孤独,在球场上,我不需要听太多,只需要感受球和队友,我想成为像梅西那样的球员。”
赛场边,专门设置的“梦想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心愿:“我想进一个头球”、“我希望和正常孩子一起踢球”、“我的梦想是参加残奥会”......
科技赋能公益足球
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是科技元素的融入,基金会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特殊儿童足球训练的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球员的心率、运动负荷和身体状态,并通过振动提供战术提示。

“我们为视障球员设计了触觉反馈背心,可以通过不同部位的振动指示传球方向和队友位置。”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负责人刘教授介绍,“对于肢体残疾球员,我们研发了轻量化碳纤维护具,既提供支撑又不影响运动灵活性。”
赛场边,一支由医护人员和康复师组成的专业团队随时待命,每位球员赛前都接受了全面体检,比赛中他们的生理数据被实时传送到医疗站的监控屏幕上。
企业与社区的共同参与
本届赛事得到了大连当地企业的大力支持,万达集团、大连港集团等十余家企业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组织员工志愿者参与服务,大连人职业足球俱乐部派出专业教练团队,为小球员们提供技术指导。
“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们在球场上的拼搏精神,这种正能量也会反馈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
赛事期间,基金会还组织了“家庭互助工作坊”,让特殊儿童家长分享照顾经验和心路历程,同时举办的还有“融合运动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体育运动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合。
从绿茵场蔓延的爱与希望
赛场上的拼搏固然精彩,但更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发生在赛场外的故事。
来自沈阳的志愿者王晓雯已经连续五年参与这项活动,她最初是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来的,现在已成为基金会的全职工作人员。“我第一次来时,被一个盲人孩子对足球的热爱深深震撼,他看不见球门,但每次射门时脸上的光芒,让我明白了这项活动的意义。”
当地社区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比赛期间,周边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参赛队伍提供住宿接待和交通协助,一些餐馆还专门推出了适合特殊儿童的营养餐食。
公益足球的长远影响
七年来,大连可为公益基金会的特殊儿童足球项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括日常训练计划、专业教练培训、适应性设备研发、定期友谊赛和年度锦标赛,该项目已直接惠及东北地区2000余名特殊儿童,间接影响数万个家庭。

“体育运动对于特殊儿童的康复和社会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心理专家李教授表示,“通过参与足球运动,这些孩子不仅改善了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自信,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基金会的监测数据显示,持续参与足球项目的特殊儿童在社交能力、情绪管理和学习表现上都有显著提高,超过80%的参与儿童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0%的家长报告孩子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
绿茵场上的未来梦想
夕阳西下,一天的比赛接近尾声,颁奖仪式上,每个孩子都获得了奖牌和证书,他们脸上的笑容比任何奖杯都更加珍贵。
赵岚秘书长望着场上相互拥抱的孩子们,感慨地说:“这些孩子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坚韧和勇气,他们可能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但对足球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与任何孩子没有区别,我们只是为他们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能够自由奔跑在绿茵场上。”
大连可为公益基金会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让更多的特殊儿童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感受到关爱和快乐,他们正在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公益组织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建立全国性的特殊儿童足球网络。
夜幕降临,绿茵场渐渐安静下来,但爱与梦想的故事还在继续,正如一个小球员在梦想墙上写下的:“足球不会歧视任何人,只要你有梦想,就可以在绿茵场上自由生长。”
在这场特殊的足球盛宴中,比分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尽情奔跑、欢笑、追梦,在爱的桥梁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