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足联召开联赛中期总结会 部署赛风赛纪警示教育
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张晓林)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组织委员会今日在京召开2025赛季联赛中期总结会暨行风建设与赛风赛纪警示教育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本赛季上半阶段各项工作,针对近期出现的纪律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下半赛季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此次会议标志着职业联赛治理进入新阶段,将对提升联赛整体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中足联筹备组组长、中国足协副主席刘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本赛季截至目前联赛的各项数据:共计进行比赛176场,总观赛人数突破285万人次,场均上座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3.2%,在竞技水平方面,比赛平均净打时间达到54分38秒,较上赛季同期提升近1分钟,显示出比赛流畅度的持续改善。
然而会议也指出,本赛季前半段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截至目前,纪律委员会共开出罚单43张,其中针对替补席人员违规的处罚占比37.2%,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视频助理裁判介入次数同比增加,但判罚准确率保持在97.3%的高位。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联赛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精彩的比赛,更需要良好的赛风赛纪和行业风气。”刘军在会议上强调,“近期出现的几起违纪事件,暴露出部分俱乐部在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警示教育环节,组织全体与会代表观看了近期发生的典型违规案例视频集锦,包括教练员不当言行、球员违反体育道德行为以及俱乐部管理人员干扰比赛秩序等案例,纪律委员会负责人对这些案例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法律条文解读。
山东泰山俱乐部总经理董建在代表俱乐部发言时表示:“作为职业俱乐部,我们不仅要追求竞技成绩,更要承担起维护联赛形象的责任,我们将立即组织全员学习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坚决杜绝任何违规违纪行为。”
在竞赛方面,会议公布了下一阶段的多项改进措施,从第八轮比赛开始,将试行扩大替补席人员管理规范,增加技术区域监控设备,并对裁判员判罚尺度统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继续推进青年球员培养计划,确保U21球员出场时间达到既定目标。
职业联赛裁判总监张雷介绍了裁判队伍建设情况:“本赛季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期裁判员培训,重点强化了判罚一致性和VAR使用规范,下半年将继续加强裁判员考核,建立更完善的奖惩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还首次发布了《职业联赛社会责任报告框架》,要求各俱乐部在追求竞技成绩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打造具有正能量的品牌形象,这一举措被视为提升中国足球整体形象的重要步骤。
转播技术方面,联赛媒体合作伙伴展示了即将在下半赛季投入使用的新技术,包括多角度超高清回放系统、虚拟越位线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战术分析系统,这些新技术将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观赛体验,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判罚的准确性。
随着世界杯预选赛的临近,会议特别强调了国家队与联赛的协调问题,竞赛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科学合理安排赛程,既保证联赛的精彩程度,也为国家队备战创造良好条件,8月份开始的一周双赛将会采取更加灵活的调度方案。”
专家认为,此次会议召开及时且必要,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林凡表示:“职业联赛是足球生态系统的核心环节,只有建立良好的赛风赛纪,才能赢得更多球迷和社会的支持,中足联此举显示了治理决心,但关键还在于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
各俱乐部代表在会后签署了《赛风赛纪承诺书》,承诺将严格遵守联赛各项规章制度,共同维护比赛秩序,据悉,中足联将建立俱乐部诚信档案,将赛风赛纪表现与联赛分红、球员转会等制度挂钩。
会议结束时,刘军再次强调:“足球事业是人民的事业,职业联赛是展示中国足球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对球迷负责的态度,打造一个干净、精彩、值得尊重的联赛。”
随着会议落下帷幕,各俱乐部代表已返回驻地,开始备战本周末重新开战的联赛,此次会议传递出的强烈信号表明,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正致力于构建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为球迷奉献更精彩的足球盛宴。